新闻中心

国际合作交流处党支部赴圆明园开展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爱国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国际合作交流处党支部组织4名党员和2名群众共赴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了一场难忘的“勿忘国耻、牢记使命”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圆明园,万园之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康熙年间开始修建,历经雍正乾隆道光等几个时期的扩建,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建设,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结晶,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曾经一座规模宏大,构筑巧妙、精致,融合东西方古典风情的皇家园林如今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不禁令人唏嘘。

  在大水法遗址堆前,残破颓败的乱石、高高而残破的罗马柱,仿佛在诉说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和屈辱、中华民族经历的坎坷与磨难。同时也在告诫后人警钟长鸣,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让中国后人不再遭受侵略和屈辱,我们应当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全体同志参观了“劫灰飞尽 笃行致远”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展。展览分为“美贯中西”“劫后遗珍”“西洋残影”和“传承保护”四大展区,其中涵盖了西洋楼图文介绍,石构件、瓷片、琉璃、过火木等实物展品,老照片、领导关怀大事记、考古项目成果等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出圆明园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园林艺术和新时代的保护典范。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红色信仰得以传承,理想信念得以坚定,大家深刻领悟到了文化在,国家存,文化兴,国运兴,进一步铸牢理想信念、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通过参观一处处承载厚重历史感的遗迹,学习感受圆明园从兴建到遭受毁灭再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全体同志重新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接受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洗礼,深刻领悟到“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外事工作者,我们要“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有为青年、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